剛玉
發布時間:2021-08-17
點擊人數:991次
剛玉,名稱源于印度,系礦物學名稱。剛玉Al2O3的同質異像主要有三種變體,分別為α-Al2O3、β-Al2O3、γ-Al2O3。剛玉硬度僅次于金剛石。剛玉主要用于高級研磨材料,手表和精密機械的軸承材料。作為激光發射材料的紅寶石系人造晶體。紅寶石和藍寶石都屬于剛玉礦物,除星光效應外,只有半透明-透明且色彩鮮艷的剛玉才能做寶石。紅色的稱為紅寶石,而其他色調的剛玉在商業上統稱藍寶石。剛玉(Corundum)名稱源于印度,系礦物學名稱,寶石學上具備寶石條件的稱紅寶石(Ruby)、藍寶石(Sapphire)。緬甸、斯里蘭卡、泰國、越南、柬埔寨是世界上優質紅寶石、藍寶石最重要的供應國。其他產出國還有中國、澳大利亞、美國、坦桑尼亞等。中文名剛玉外文名Corundum屬性礦物質主要成份Al2O3主要應用高級研磨材料,軸承材料剛玉Al2O3的同質異像主要有三種變體,分別為α-Al2O3、β-Al2O3、γ-Al2O3、,根據X衍射分析確還有η-Al2O3(等軸晶系)、ρ-Al2O3(晶系不確定)、χ-Al2O3(六方晶系)、κ-Al2O3(六方晶系)、δ-Al2O3(四方晶系)、θ-Al2O3(單斜晶系)。剛玉顏色多種,有無色、白、金黃(色素離子Ni、Cr)、黃(色素離子Ni)、紅(色素離子Cr)、藍(色素離子Ti、Fe)、綠(色素離子Co、Ni、V)、紫(Ti、Fe、Cr)、棕、黑(色素離子Fe、Fe)、白熾燈下藍紫、日光燈下紅紫效應(色素離子V)。剛玉是一種由氧化鋁(Al2O3)的結晶形成的寶石。摻有金屬鉻的剛玉顏色鮮紅,一般稱之為紅寶石;而藍色或沒有色的剛玉,普遍都會被歸入藍寶石的類別。剛玉在摩氏硬度表中位列第9級。比重為4.00,有六角柱體的晶格結構。有著剛玉的硬度,和相對比鉆石更低廉的價錢,它成為了砂紙及研磨工具的好材料。剛玉有玻璃光澤,硬度9。比重3.95-4.10。在高溫富鋁貧硅C的條件下形成,主要與巖漿作用、接觸變質及區域變質作用有關。剛玉是鋁礬土為主要原料經礦業爐煉出的人造材料,可做磨料和耐火材料。純度較高的為白色叫白剛玉,含有少量雜質的為棕色叫棕剛玉。化學成份是Al2O3 。常含微量的雜質元素Cr、Ti、Fe、V等。這些雜質的存在方式為:①以類質同象替代Al 。②機械混入的氧化物。晶體形態形成于高溫富鋁、貧硅的條件下。在內生作用中,產于富鋁、貧硅的巖漿巖和偉晶巖中,與長石、尖晶石等共生。在變質作用中,產于片麻巖中者與矽卡巖、磁鐵礦、白云母等共生;產于巖漿巖與石灰巖接觸帶中者與方解石、磁鐵礦、綠簾石等共生,是巖漿巖去硅作用的產物。屬于三方晶系,晶形常呈完好的六方柱狀或桶裝,柱面上常發育斜條紋或橫紋,底面上有時可見三角形裂開紋;集合體呈粒狀。顏色十分豐富,幾乎包括了可見光譜中的紅、橙、黃、綠、青、藍、紫的所有顏色。純凈的剛玉是無色的,當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時而呈現不同顏色。光澤及透明度透明-不透明,拋光表面具亮玻璃光澤或亞金剛光澤。折射率1.762-1.770(+0.009,-0.005)。雙折率0.008-0.010多色性均具有二色性,一般表現為不同深淺的顏色,紅寶石、藍色藍寶石二色性較強,其它顏色的藍寶石稍弱。發光性長短波紫外線下紅寶石均可發現紅色熒光,且長波下的強度高于短波下,日光也可激發其紅色熒光,但含Fe高者熒光較弱。藍寶石一般無熒光,但含Cr的斯里蘭卡和美國蒙大拿州藍寶石有時呈粉色熒光。而斯里蘭卡產的一些黃色藍寶石可具杏黃色或橙黃色熒光。硬度
剛玉的摩氏硬度為9,是迄今為止自然界中所發現的、硬度僅次于鉆石的第二號高硬度物質。
紅剛玉吊墜
比重多數寶石級樣品的比重變化于3.99-4.00之間。Cr、Fe等雜質元素含量影響著比重值的大小,含量越高,比重越大。熔點高達2000℃-2030℃。剛玉的成因主要由如下幾種:(1)形成于地幔的高溫高壓條件,隨巖漿噴出地表。如泰國、澳大利亞、中國、美國等國家。(2)形成于接觸變質作用如緬甸、克什米爾、中國安徽等地。世界上的紅藍寶石主要來自砂礦。是由各種原生紅寶石、藍寶石經風化作用富集而成,分布廣,易開采、分選。按顏色分:a.紅寶石:指紅色的剛玉寶石,粉紅色的剛玉屬于粉紅色藍寶石。b.藍寶石:除去紅色系列以外的所有顏色的剛玉寶石,包括粉紅色、無色、黃色、紅色,橙色、綠色、藍色、黑褐色、紫色等。定名時除了藍色剛玉直接定名為藍寶石外,其它各種顏色的剛玉需在藍寶石名稱前冠以顏色形容詞,如黃色藍寶石、綠色藍寶石。特殊光學效應:a.星光紅寶石、星光藍寶石:紅、藍寶石可含豐富的金紅石包裹體,這些針狀體在垂直C軸的平面內呈60度角相交,加工成弧面形寶石后顯示六射星線。偶爾出現的十二射星線圖案是由兩組六射星線交叉而成的,兩組星光互成30度角交叉。據報道引起兩組星光的包裹體一組是金紅石,另一組是赤鐵礦。b. 變色藍寶石:少數藍寶石具有變色效應,它們在日光下呈藍色、灰藍色,在白熾燈下呈暗紅色、褐紅色,變色效應一般不明顯,顏色也不太鮮艷[2]。